摄影札记

产品研究

浅谈用户招募的过程

在进行用户研究(尤其是定性研究)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测试、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需要找合适的用户来进行观察,这时,用户招募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招募用户比较单调乏味,确实如此,它就是确定要招募什么人、找到他们、安排时间约见并让他们到场,协助我们完成任务。招募用户需要擅于与陌生人沟通及对外协调能力,你就能处理好招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能招募到有代表性的用户样本来参与研究。 招募过程可以浓缩成这么几个问题: 到哪里去寻找用户? 一般,我们招募用户有以下几种渠道: 1.公司用户数据库抽取外部真实用户 通过让用户在线填写问卷来收集用户数据。在招募的时候,首先粗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用户,然后逐一进行甄别,找出一些比较接近需求的目标用户。 显然,对于经常需要招募用户的公司,自建用户数据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一是用户来自不同渠道,数量比较充裕,既具有代表性,又能够体现样本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公司内部用户 内部人员指公司内部的同事,根据项目需求,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招募内部用户: 在可用性测试进行预测试时,可以邀约内部人员; 内部人员与目标用户具有相同特征,并且对产品不熟悉; 在某些情况下,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对产品有更严格的要求,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更多的问题,也有利于新产品的保密。 3.外挂问卷链接 一些产品比较难直接招募到实际目标用户,一般我们会制作在线问卷,将问卷的链接有针对性地发布在一些网站或是论坛,收集问卷数据。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实际目标用户,而且用户也乐意参与到我们后续的活动。 4.通过熟人介绍 如果以上的渠道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参与者,而且时间又比较急的情况下,我们会让身边熟悉的人帮忙介绍一些符合条件的用户,但这些用户不能与项目主持人认识。这种方式基本不用,只有个别产品在招募上存在难度,才会考虑这种渠道去协助我们完成招募。 如何甄别合适的用户? 下面介绍招募外部用户和内部用户的过程: 招募外部真实用户的流程 我们从数据库初步筛选出来的用户,往往比实际需要的人数要多,而且未必每个用户都合适,因此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打电话给用户逐一甄别,了解实际情况。 第一次电话甄别,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流程: 在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用户疑惑你怎么会知道他的电话号码? 用户不一定记得曾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时我们有必要向用户解释清楚,可以这么说:“您近期在我们网站上填过一份问卷,问卷中征求过您的意愿,如果愿意接受我们后期的电话访谈,请留下电话号码供我们需要时联系你”。这是实际情况,用户是自愿留下联系电话,自然会消除心中的疑虑。 又是这种烦人的调查/电话访谈? 部分用户对“调查”类的字眼已经形成一种惯性的厌恶感。所以不必生搬硬套,我们大可以聊天的方式开始与用户交谈:“这次为了优化我司XXX产品的设计,想了解下大家平时的使用习惯和使用中遇到些什么问题,便于我们改善我们的产品”。大多数用户会乐意接受我们的提问,甚至会说出很多我们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善于沟通的用户,更会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遇到的情况。 你是xx公司吗?我怎么相信你呢? 电话甄别因为无法亲临公司现场,双方仅有声音的交流,常常令用户心存怀疑。一般我们会从下面几点向用户解释,如“我们是如何获得用户的联系方式?”“我们电话甄别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电话甄别的过程不需要用户透露重要的、隐私的信息,而且后期我们有研究活动需要邀请你来参加的话,你可以到我们公司现场见证一下“。与用户交流时,用语必须礼貌,态度保持坚定,语速适中,语调亲切。 我没空,你要耽误我多少时间? 给用户打电话有可能打扰到用户的生活和工作,当用户表示不方便时,应该予以尊重,中止访谈,询问用户方便的时间,务必在约定的时间点再次去电话访谈。对用户提问应尽量简洁,问题应该有所侧重,只要了解到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就可以结束了。 关于人口统计学用户不愿透露,如何是好? 部分用户对个人信息特别敏感,不愿意透露确切的信息,这时可以换种方式询问:“能否透露下您的收入范围/年龄范围?”争取即便不能获得最准确的信息,至少也能了解大致的情况。如果用户确实不愿意透露,我们应该尊重用户,不再追问。 用户态度不端正,乘机搭讪? 当用户询问工作人员个人信息时,工作人员可以以超出个人工作职责为由明确予以回绝。 通过第一次电话甄别后,应核对已有用户数据,确认每位未参加过类似用户研究活动。对于参加过此类活动的用户,可能是单纯为了报酬而夸大其词,应提高注意。 在整个招募流程中,为了避免专门参加此类活动的 “会虫”及提高招募质量,需要注意及时更新用户数据库: 电话甄别前,从userpool(用户数据库)中抽取用户资料时,排除此前参加过研究活动的用户 项目执行阶段结束后,务必于userpool(用户数据库)中将此次参与研究活动的用户信息做标记 此时,我们还需遴选出较适合的人选,还有甄别工作要进行,即第二次电话甄别;第二次甄别相对简单: 再次核实他们是否具备所需的条件(再次与用户口头确认重点信息无误)。 核实他们在活动当天是否有时间。 提前告知活动持续的时间,活动的大致内容,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如期间会录像和录音等等)。 告知他们的参与可以给到什么样的补偿。 判断他们是否是优秀的参与者(是不是可以做到发声思维,是否善于表达?)。 第二次电话甄别结束后,发送邀请邮件告知用户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邮件应包含如下信息: 前往测试地点的行车路线(自驾车和公交路线) 停车地点 测试房间的具体位置 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联系安排测试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 保密协议(如果有的话)以便他们在测试之前阅读 到此,招募工作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再次电话确认用户已收到邮件邀请函并重申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指告知用户时间地点等)。 最后,用户到达现场,接待用户。一般,在用户到达现场前,应给用户打电话以核实他们能够参加活动并解答用户提出的任何疑问。 招募内部用户流程 招募内部用户比较省时省力,过程也比较简单易行,用户甄别过程和招募外部真实用户的过程大致相同,确定合适的人选,约定方便的时间参加活动。 [...]

产品研究

如何快速解除用户防备?——浅谈可用性测试中沟通的技巧

  一般来说,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使用到不同的用户研究方法。比如,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通常会进行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是指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尝试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记录。该产品可能是一个网站、软件,或其他任何产品,它可能已经做好,也可能尚未成型。 对于一个典型的可用行测试,我们可以: 1. 通过观察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现产品的可用性问题 2. 从测试参与者的表现收集定量数据 3. 确定该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但是,由于用户会被请到公司的体验室进行测试,陌生的地方和任务式的测试方式,往往会给用户造成陌生、不自在的感觉,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的心情,也许就像图中一样: 也许用户不会将紧张、不安的情绪表露出来,但是如果在测试中任务无法完成,用户会更可能将问题归咎于自己,而不是产品的缺点。为了让用户尽可能快的进入测试状态,主动发现和报告问题,给出更有价值的反馈意见,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快速解除用户的心理防备。 环境准备 在用户到来之前,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将体验室布置得温馨一些,让用户有在家里的感觉;桌上准备些水、小零食之类,可以请刚刚赶到的用户先喝点水,休息一下。 热身 就像运动之前需要进行热身活动调动身体的能量一样,可用性测试之前也需要热身,主持人需要熟悉用户,并尽力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可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开始,引入到使用习惯,多让用户回忆起自己平时的使用场景。这个过程中尽量使用口语化的对话,比如“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平时使用过哪些类似的软件?”“在使用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一些问题?”等等。 在询问和对话的过程中,一方面主持人可以对用户有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用户开始跟主持人交流,有助于缓解、消除陌生感。“话匣子”一打开,用户就容易将想法表达出来,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有助于主持人追问用户的行为和思路。 观察 在测试开始后,主持人除了主导测试的进行,还要随时注意用户的表情、肢体动作和言论。 比如:当用户不停的皱眉、咬唇时,表示他们对操作没有信心;当用户瞪大眼睛查看时,表示他们对界面存在困惑等等。同样,用户会有多种表情、动作表明他们的紧张,比如每完成一个动作就立刻把鼠标松开,等待下一步指令;在操作过程中不时偏过脸来看主持人的表情,或不时询问主持人自己操作是否正确;反复说自己对操作不熟悉,可能完不成任务等等。 提示这不是在考用户 用户面对着设备和主持人,做着任务测试,很容易在心理上将其与考试、考察等词汇关联起来,并且产生紧张的情绪。这时,主持人要做的是尽量向用户提示:我们请你来,不是为了考你,而是请你来帮助我们找出产品中的问题。在用语上,尽量避免使用“请您来进行测试”这样的字眼,改为“请您来体验一下我们的产品”会使用户更容易接受、更放松,有助于快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关系。 提示的次数因用户心理素质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比较开朗、愿意交流、本来就不紧张的用户,在测试刚开始的时候,请用户尽可能按照自己平常的状态使用就可以了。对于比较拘谨的用户,除了测试开始时的提示,还要随时注意用户的情绪,随时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比如当用户在测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问题,表现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可以请用户放松,向他们说明这是我们产品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是用户的问题。或者当用户因为不能完成任务而有挫败感的时候,请用户不要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强调这是产品本身的问题。 及时鼓励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用户给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及时鼓励夸奖,让用户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如果用户在给出意见的时候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应当鼓励用户大胆得讲出来,即使给出的意见并没有什么新意,我们也应该对用户表示感谢,强调这些意见给了我们改进的机会。 用户的心理防备逐渐解除,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故意吊起用户的好奇心,使用户想知道、想了解我们的产品是如何实现功能的,从而在测试时能更专注。 复述用户的话 用户对产品的专业术语知道的有限,所以不知道的名词都会用自己常用的词语指代。这时,主持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用户所表达的意思,当然,也不能凭空猜测用户的意思。为了验证,主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用户的话,如果用户表示赞同,就代表理解正确;如果用户不赞同,通常都会再重复一遍,并且叙述地更清楚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复述最好还是使用用户熟悉的词语,避免使用专业名词,更不要试图纠正用户的语句,否则容易让用户感到自己说错话,会更加小心翼翼,好不容易打开的“话匣子”有可能因此关闭。 综上所述,测试之前应当充分热身,测试中时刻照顾到用户的情绪,给出积极引导和及时反馈,才能迅速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相互关系。最后,当用户离开体验室的时候,感觉会是轻松舒适的。 (本文出自腾讯CDC博客: http://cdc.tencent.com/?p=3761) 源地址:http://cdc.tencent.com/?p=3761

产品研究

搜索引擎如何实现用户图片检索的需求满足

一、什么是需求满足 1.1 什么是需求满足 用户来搜索“章鱼 保罗”,就文本相关性而言,搜索引擎只要返回和“章鱼 保罗”内容相关的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用户是否满意呢? 用户甲:听说章鱼帝挂了,来看看最新结果,怎么全是8月份的,往后翻页中… 用户乙:今天同事们在讨论章鱼哥挂了,章鱼哥是啥?我又out了,来搜索一下章鱼帝生平事迹是啥,怎么全是最新的结果,没有章鱼哥的介绍啊,变换个query看看 用户丙:我是铁杆球迷,看完章鱼哥,再看看足球相关的吧,鲁尼,杰拉德是否又进球了,怎么连个相关推荐都没有,还得我亲自输入。 用户丁:找个章鱼哥的头像用一下吧,一定很拉风,怎么全是结果没有方图呢,这么扁的图怎么用啊 用户戊:换个章鱼哥的壁纸,也许下次买彩票能发大财,咦,怎么全是小尺寸的图… (以上信息通过分析2010-10-27用户session得出。) 笼统的说,用户向搜索引擎表达他的需求,搜索引擎理解用户需求,提供各不同的需求下的资源,这整个过程可统称为需求满足。简单说,就是除了基础文字相关性之外的rank工作,都属于需求满足的范畴,也就是说,提供给用户的检索结果,不仅仅要求在字面上是和用户输入的文字相关的,还要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 需求满足在rank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1.2 为什么需要需求满足 用户通过query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而对于大部分query来说,尤其是具有隐含需求的query,仅仅字面匹配的查询结果未必能够满足其需求。目前我们的排序系统是主要是基于文本相关性这个维度的,权值体现了query中的term与obj的相关程度,在这个体系下,相关的结果未必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前面提到的“章鱼 保罗”的例子,显然,这些需求在文本相关性这个维度下很难解决,尤其涉及到突发时效性需求,泛需求等。 1.3 需求满足包含哪些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需求满足需要解决时效性需求问题,多需求问题,相关推荐,size需求,素材类需求,浏览引导等问题。除了基础文本相关性以外的rank策略以及为了这些所做的query分析工作可认为属于需求满足的工作,另外还包括前端结果展现与用户引导浏览的工作。 Image需求满足,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a.需求识别 b.资源建设 c.需求调权 d.结果组织与推荐 e.用户引导交互 二、需求满足如何做 需求满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需求识别 资源建设 需求调权 2.1 需求的识别 2.1.1 需求的类型 识别query有哪些需求,以及需求的强弱,是最基础的工作。首先要有需求的体系,能完备的描述各种需求,其次是如何识别这些需求,把每个query的需求对应到这个体系中去。 基于统计的需求识别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识别出query有哪些方面的共性。可供分析的数据很多,比如用户行为数据,点击反馈,检索结果等。 比如:搜索“章鱼 保罗 壁纸”,通过统计用户点击图片的长宽数据,发现用户点击的图片,大部分是长宽比较大的图片,而“章鱼 保罗 头像”则恰恰相反。 又比如通过分析大量用户的检索数据,发现相当部分的用户在检索“章鱼 保罗”之后,又检索了足球相关的关键词,那么可以识别“章鱼 保罗”和足球有着很高的关联度,在给用户推荐相关搜索时,可以插入足球相关的推荐。 专名&需求词 判断query中包含专名或者需求词等关键词,是最直接的方式。比如“章鱼 保罗 头像”,用户在query中显示的表达了头像方面的需求,其中就包含了尺寸方面的需求,头像是需要小尺寸的图,如右图所示,这时候出一张大的图片就不符合用户需求了。 时效性需求 时效性需求的识别,主要是通过用户检索量的突发以及资源数的突发来判断。 检索量的突发,可以通过累积每个query的每天的用户检索频率,用连续多天的用户检索频率,计算当天检索量和历史比较,是否有突发,进而判断是否有时效性需求的强弱。资源数方面的判断,可通过类似的方式挖掘。 [...]

产品研究

亚马逊三法则:改善 用户 数据

亚马逊名头虽大,却并非一家高度开放与曝光的公司。3月下旬,记者受邀在亚马逊总部做了两三天的探访,其间还飞赴凤凰城,参观了它某个物流运营中心。一路下来,对贯穿在公司上下的三点法则印象深刻。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法则”仅是记者随机观感。尽管如此,亦可以从几个侧面看到亚马逊何以能持续、且有效创新的逻辑。 法则一:改善 我在亚马逊凤凰城物流运营中心里看到了两个汉字:改善。确切地说,这是来自日文的汉字。在英语里,它被拼成Kaizen,写在“改善”两字旁边,挂在运营中心某角的墙上。几张办公桌放在这,它是个半开放的空间。 亚马逊把这个小小的角落叫做“改善角”。据凤凰城运营中心总经理Bert介绍,这是仓库里供大家(从经理到普通员工)讨论—如何提高入库、放货、取货、装货、出库等一系列环节的效率、降低成本—的场所。人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针对一个话题,用几天时间去讨论,然后把改进建议与措施贴在“改善角”,供大家交流分享。“在办公室是无法‘改善’的,只有在仓库现场可以去‘改善’、去解决问题。有时用一个什么工具、模型试一下,就知道有没有效果。” 提出最佳改善意见的员工,会被中心颁发奖章、纪念品,身上的挂牌颜色也不一样。这是以丰田为首的日本制造企业精益式管理的典型做法。Bert说,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很多亚马逊运营管理人员,都专门为此去丰田考察学习过。 在这个超过13英亩的运营中心里,传送带加起来就超过6英里长。去年圣诞高峰那天,每天发货订单超过了900万份,现在日均也能发货几十万笔订单,但现场相当安静、从容、有序。这得益于设计合理的货品传输路线,更有赖于亚马逊无形中强大的IT系统支持,所有的货品从入库到上架再到取货、装货,均被IT系统追踪。各道环节的操作者基本是靠IT识别、而非物理识别,去和货品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操作的效率与准确率。 当放货员、取货员在现场走动时,经理坐在现场电脑前,监测所有货品与订单当下状况。 虽然每个环节尽在“系统”的掌控中,但现场操作总有“水分”可以挤压,这些挤出来的效率、减下去的成本,对零售商意义非同寻常,这就是亚马逊为什么要引入精益式管理与六西格玛。比如,在中心的收货处,收货员如果发现货品有什么异常,要立即按铃,10秒内,穿绿色衣服的助理必须赶到收货员处查询情况并处理。这10秒,就是该助理的一项KPI。 在我们来这参观的前几天,一些来自亚马逊全球各地的运营管理人员刚到这进行“标准工作”学习(关于Kaizen,有一句话: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分享活动,可以把各个库房的改善经验推广到全球。 精益管理已经成为亚马逊根深蒂固的文化之一,在美国大互联网公司中,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很难想象,它是在出身华尔街的贝索斯坚决推动下,植入亚马逊体内的。 这是一个企业家自觉的成长。几年前,《哈佛商业评论》曾问贝索斯:“这一路走过来,哪些东西你认为是你必须要学的?”贝索斯回答:“全身心地投入到执行和缺陷控制之中。”他接着说,尽管自己天性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但,“在创办亚马逊网上书店之前,我做的是对冲基金的定量分析工作——它并不需要设计一个可重复的流程。它和汽车制造厂不一样,在汽车厂,工作必须以同一种方式一遍遍地重复执行,而且必须保证不出错。在网上书店,执行可是重中之重。” 贝索斯带头,很多亚马逊中高层每年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到运营中心现场工作,甚至做最具体的放货、装货工作。有人回忆贝索斯有一年到某个仓库工作期间,刚好在那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有个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包放在传送带上,结果拿包时不慎启动传送带,伤了手指。贝索斯马上从“为什么他会伤手指”开始问起,在现场的白板上一连问了五个“为什么”,一步步推导出:需要在仓库适当的地方为员工放置桌台,并加强安全培训。 在亚马逊内部,有一个“飞轮”的概念,所有人都要想,怎么能让“飞轮”转得更快,即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有一个系统叫ACES(Amazon Customer Excellence System,直译为“亚马逊用户卓越系统”),精益管理与改善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法则二:用户 好,说到了用户。“用户体验”是我们在亚马逊听到最多的词。如果说“改善”是手段,那么“用户”是核心。 在亚马逊,我们看到一张名为“我们的良性循环”图。亚马逊的人解释说,这张图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看起,但“我们建议你从‘用户体验’那进入……”显然,这事已公理般地成为亚马逊人思考问题的“入口”。 “用户体验”作为企业理念的第一条,写在贝索斯1997年上市第一年的致股东信里,至今没变。 曾任亚马逊全球副总裁、现任一号店董事长的于刚说:“顾客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和可扩性(scalability)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两个成功要素,是我在亚马逊就职时听到最多和体会最深的两个概念。顾客体验是一个综合的考量,涵盖商品/服务的丰富度和质量保障、价格的实惠,以及商品搜索的简易、描述的准确、展示的直观,购买流程的明晰简单,付款的多样和方便,送货的及时和快捷,顾客信息的安全、退换货的容易,售后服务的温馨和问题解决的合理,等等。” 在于刚所描述的这么漫长的一个链条上,亚马逊为改善顾客体验所做的努力自然不胜枚举。凤凰城运营中心总经理Bert举了一个更细小的例子,如果亚马逊客服连续两次收到不同客户对同一种产品的投诉,不管何种原因,客服都有权力立即将货品下架,待核查清楚后再决定上架与否。客服之所以被赋予这么大的权力,因为他(她)是离用户体验最近的人。 由于以“用户”为中心,在亚马逊,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working from customers backwards”,即从用户体验倒推工作。其CTO Werner Vogels告诉我们,这也是亚马逊的创新流程。他说,亚马逊技术团队以公司向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来划分,每个团队8到10人,便于简单沟通、快速创新。用户在某一方面的需求和相关行为数据被反馈到各小组,技术团队想办法予以满足,所有创新都围绕着用户体验与需求进行,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现在被亚马逊高层经常用来举例说明该公司如何彻底以用户为中心的例子是,当年贝索斯顶住华尔街和公司内部的批评与压力,决意开发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市场,甚至不惜“承受短期财务损失”。贝索斯当时表态说:碰见要做这种自己跟自己打架的决定,我们不妨把问题简化一下,只需想下“什么对顾客是更好的”,只要我们站在顾客这边思考问题,时间一长,这能强制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亚马逊全球高级副总裁Diego说:“我们的业务汇报并不是说你昨天的营业额多少,而是说用户体验出现了什么问题。”他描述,亚马逊分输入和输出两个系统。输入是指货品种类的齐全性、价格竞争力、送货精确性等等,这些都指向用户体验,如果“输入”做好了,“输出”就是营业额与新增客户,是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在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中,在亚马逊推出第三方卖家市场后,该业务增长迅速,现在已占到公司全球销售额的30%,亚马逊提取商家销售收入的15%作为平台服务费。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发展到现在,“用户”对它而言,已不再仅是零售顾客,还包括活跃在B2C平台上的中小商家,享受其物流服务和云存储服务的企业。CTO认为,正是因为亚马逊零售商出身,且长期专注在用户需求上,所以在向大量中小企业提供IT系统基础架构时,体现出比其它高科技公司更好的成本控制力与服务用户的能力,这是亚马逊的云计算当下领先的原因。 Customers rule!贝索斯见到我们,转身在会议室白板上龙飞凤舞写下的一句话。几分钟后,当某位记者请他签名留念时,他又一次快笔挥下这句话,不假思索。 不是只有贝索斯一个CEO重视用户体验的价值,但很少见一个CEO这么频繁地、自我暗示性地展现他对此的偏执。并且,他成功地把这自我暗示施加给了全公司,“用户体验”成了哪怕从亚马逊离辞的人都忘不掉的共同语言。 法则三:数据 亚马逊另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共同语言,是数据。 如果说“用户体验”是一种指向,那么数据是通往该指向切实的工具。否则,“体验”是好是坏无从谈起,或不准确。 在见到每一位亚马逊高管时,我几乎都会向他们问到“数据应用与决策”的问题。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会说“数据”这事儿跟本部门工作关系不大。上文已提到,技术团队对新功能的研发,会基于一系列用户行为数据观测与分析;同时,用户行为数据也是营销决策的依据;亚马逊会用数据来为平台上的商家提供服务,比如在某天某个时间段,监测到网球拍卖得不错,亚马逊会去搜索看哪些商家在卖网球拍,如果该商家还只是在线下,他们会主动去问,你需不需要把业务搬到亚马逊平台上去?亚马逊全球商户服务高级副总裁Sebastian说,亚马逊还会根据实时的销售数据,帮助商家制订未来销售计划。 在CTO看来,创新活动最富于挑战的地方并非在于实现新功能,而在于:你并不知道未来用户是否会用这个新功能、是否会喜欢它。所以小范围“测试”、根据测试的数据反复调整与修正功能,变得非常重要。所谓的“A/B testing”(简单说来,就是同时推一个功能的两个版本,给不同的用户,通过数据反馈看用户喜欢哪个),在亚马逊是流行的做法。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中一外两个知识问答网站上亚马逊(前)员工对亚马逊如何做数据化运营的信息分享。 英文网站Quora上某亚马逊前员工说:“测量/数据是公司里的裁判。亚马逊追踪一切,大部分决策都基于数据。公司里的每个团队几乎都要每周开总结会,讨论指标与数据。如果会上你不提数据和指标,你会在这个会上很不自在的。” 中文网站知乎上,卓越亚马逊的公关总监金俊说,亚马逊网站一天进行几百次试验,如使用不同的算法来推荐商品,或改变购物车在屏幕上出现的位置。进行这些试验的成本很低。这些试验结果得来的数据,可以帮助网站优化UI设计,给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亚马逊雇佣了很多数学、工程方面的牛人,开发软件获取有效数据并提供强大的分析工具。负责运营算法的某位VP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女数学家。”她更举例子说明亚马逊的“数据文化”:“大家在做提案时,必须要有数据支持,否则很难通过。曾经有次开会,一位员工说‘我认为……’,后来感觉不对,赶紧改口道:‘不,不,数据认为……’” 源地址:http://www.iceo.com.cn/shangye/36/2011/0402/214065.shtml

产品研究

未来是Web App的天下吗?

未来是Web App的天下,还是Native App的天下?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应该努力把客户端的体验提升到最优,还是在网页应用层面上做更多的设计?这个一直是大家关系的话题。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立体的认识一下Web App和Native App。 一、Web App Web无需安装,对设备碎片化的适应能力优于App,它只需要通过XHTML、CSS和JavaScript就可以在任意移动浏览器中执行。随着iPhone带来的WebKit浏览体验升级,使得专为iPhone等有WebKit浏览内核的移动设备开发的Web应用,也有了如App一般流畅的用户体验。 图1 Google Voice 和Google Gmail是Web App的设计典范 Web App的优势: 开发成本低 适配多种移动设备成本低 跨平台和终端 迭代更新容易 无需安装成本 Web App的劣势: 浏览的体验短期内还无法超越原生应用 不支持离线模式(html5将会解决这个问题) 消息推送不够及时 调用本地文件系统的能力弱 图2 街旁和百度小说,采用HTML5实现了接近Native的体验效果 二、Native App 而App因为位于平台层上方,向下访问和兼容的能力会比较好一些,可以支持在线或离线,消息推送或本地资源访问,摄像拨号功能的调取。但是由于设备碎片化,App的开发成本要高很多,维持多个版本的更新升级比较麻烦,用户的安装门槛也比较高。但是比较乐观的是,App store培养了一种比较好的用户付费模式,所以在Apple的生态圈里,开发者的盈利模式是一种明朗状态,其他market也在往这条路上靠拢。 图3 Gowalla和Awesome Note,是移动客户的经典设计案例 Native App的优势: 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最优质的用户界面,最华丽的交互 针对不同平台提供不同体验 可节省带宽成本 可访问本地资源 盈利模式明朗 Native App的劣势: 移植到不同平台上比较麻烦 维持多个版本的成本比较高 需要通过store或market的确认 盈利需要与第三方分成   三、融合 乔布斯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Web是未来,虽然现阶段Native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如果现在的开发者不有效的利用Web技术,那他就落伍了。但如果过分依赖Web,完全不用Native那也未必就是好事。 IOS平台上的app有三类:Web App,通过浏览器访问;Native App,通过app [...]

产品研究

社区初建十四条

我做社区最大的困难是开发工作跟不上节奏,这导致社区在去年10月份进行内测,下版本更新就接不上,当时招不到运营人员,两个月空档,捱到12月份才做了改版,社区人气就是零蛋。这段难熬的日子过去以后,我们开始有了一批核心用户,并以此为星星之火,正在起燎原之势。虽然我是产品出生,但是渐渐的,在资源限制的条件下,我更看重运营,我把运营看成一种无形的产品和用户体验来建设。社区85%以上的用户来自二三线城市,我们在做的事情不高端不极客,很通俗没机巧,尽量服务大众。 得到最初的用户 我们在项目筹备期通过问卷来征集意见,搜集了一批用户邮件地址,内测的时候向他们发放了邀请码。在12月份我们将产品结构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并且做了一个活动来激励用户,活动的思路阿糕在《因果律策划法》中作了分享。 1 给用户认可2 甚至强制的使其驻留 那时候我们大约有了十几名核心用户,时间是我们运营最大的障碍,但是也给我们机会一个一个去和用户交朋友。我们按照活动的承诺给予他们两种奖励,物质上的——礼品;精神上的——第一代用户的特殊身份。 快速迭代的活动策略 从3月底开始,社区完全开放,依托公司既有用户导入社区,用户数量终于开始不断翻番;第一批用户因为新人进入,开始自发做义务工作,维持秩序、引导新人。我们不太能够通过功能的持续变化让用户有体验上升的期待,所以我们只能在运营策上动脑筋。我们做活动的速度比其他社区要快速很多,一般一个活动24小时就结束,根据用户反映进行下一个。 3 活动规则要简单4 活动要利用现成功能5 活动目的促成用户间互动,而不是和我们互动 我们的打卡活动因为程序出错奖励数量翻倍,于是我们第一时间和用户表示,bug由我们而起,我们不会收回奖励,取而代之的是宣布该此bug成为一个“惊喜”活动,将此bug惠及所有用户。 一个抢楼活动由于无序和规则不够明确,导致了用户的反感,我们按规则宣布结果的时候,做了一个四格漫画来自嘲活动“坑爹”,并以此作为一个鼓励用户创造内容的活动“四格漫画填空”,让大家发挥创意——化尴尬为内容。 我们在不同的活动中摸索用户的需求,也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6 在增长期,利用持续的、低门槛的活动让新用户驻留7 让用户上瘾,每天都想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活动  一定要注意的也有两点: 8 活动必须公平9 规则必须缜密10 活动规模可以小,也不可贪大而失控 缜密和公平并不是套话或者空话,我们犯过自以为公平和自以为缜密的错误,用户却不这么认为。我们做过一次抽奖活动,希望通过额外之财让玩家拉开排名差距,结果没有人喜欢这个活动,抽奖以没有人中奖告终,皆大欢喜。 坦诚相待 下面这段文字我给同事们看,当反面教材,并要求在答复用户时的话,不能和这段话有半句相同。 “非常感谢您对社区的关注和支持!对于用户提出的合理的建议及反馈的问题,我们一向十分重视,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采纳。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是我们一惯的服务宗旨及目标。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用户的支持。我们将持之以恒,努力争取为大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但要增加新功能,要经过技术人员的开发、设计,完成各方面的协商。无法即时实现的,请大家多多谅解!” 在我们的运营工作中,要坚持一些原则。 11 不能因为自身身份对用户有优越感12 热情、诚恳、快速响应13 用户产生有益的内容,放大和支持14 决不和用户争吵,敢于认错和道歉 对运营人员的要求,不在于技能,需要谦虚的品格和服务用户的价值观,还有诚恳。请给社区赋予一个清晰的人格——敢不敢对用户投入真感情? 源地址:http://gotitea.blogbus.com/logs/116010021.html

产品研究

对“消费分享社区”的感受小结

刚好最近在泡蘑菇街(http://www.mogujie.com)和美丽说(http://www.meilishuo.com)两个“消费分享社区”,看有人在知乎上问对他们的感受。我就此做个感受小节:(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两个网站的定位大致相同。人群大致相同。但,因为创业者本身的原因,造成了很多差异。 蘑菇街:更懂电子商务,更懂得怎么去和淘宝用户沟通,更明白怎么去做消费者的运营和互动,更会利用社会化媒体和外界资源。 产品和架构的布局更长远,策略和产品变化更灵活。 但,似乎在整体定位和发展策略上有点摇摆不定,目标人群似乎不是很明确或者说更广泛,想做的事情太多,聚焦的不够。 美丽说:似乎更懂创业,目标人群很聚焦。 一些产品设计很贴心到位(比如,首页“网购达人”、“挑衣服”、“口碑好店”、“团购”这几个东西对于非深度用户很管用),很踏实。 但,对于电商的了解不够,对于和消费者互动的经验不足,运营能力不够。感觉有点活在小圈子里,没有跳出那一小批种子用户的影响。 再多说几句对类似事情的看法: 1、不是很看好纯粹的消费分享社区。人们不会长期的成天呆在一个除了讨论消费还是讨论消费的地方(估计很多人会说我不懂购物狂和女人。就像早前我说除了游戏还是游戏的SNS生命周期不长时,很多人说我不懂玩家)。社区需要是饱满的,可以从纯消费开始,可以把消费作为主体内容,但得逐渐的添油加醋。 2、社会化商务很有戏,但形态是什么没人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于所有这类创业公司的好坏,暂时都不宜过早的下结论,现在怎么做是对的,没人知道。市场、用户、创业者、平台方都是白纸一张,去做,才是最对的。 不管做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刚开始怎么做都行,目的只有一个:锻炼团队、积累用户、找到感觉。 3、半年之内,我们会看到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愿意出钱、出力、出人去想办法让用户贡献高质量的分享和评论。在所有他们经常去的网站,经常呆的任何地方。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分享网站,春天快到了。但,这些网站应该可以走出去一些,比如和微博等网站做好互通,呆在家里是感受不到天暖花开的。 4、有人说淘宝今年会很重视分享,这些网站堪忧。我反倒认为:淘宝越重视,这些网站越有戏。 因为淘宝重视并推进这个事情的过程,就是在帮助他们培养用户习惯的过程,就是在帮他们。 5、补充: B的倾向越来越重,淘宝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纯粹C2C用户的需求,特别当人“富裕”之后的一些闲置转让需求。用户的这些行为已经逐渐往淘宝之外的社区网站转移,散落在各处。这是一个不小的空间,值得社会化商务网站们去关注和思考。 (广告:需要相关解决方案可以找支付宝) 源地址:http://uicom.net/blog/?p=903

产品研究

团购和电子商务网站投放平面广告,如何监测与提升效果?

今天属于纸上谈兵,没投放过线下平面广告,也没认真怎么思考,就简单说一下。 这里平面广告,泛指线下的广告,也就是区别于互联网广告的,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公交车站台广告、车身广告,地铁站台广告,隧道广告;楼宇广告等; 可能确实是互联网广告越来越贵了,很多公司选择投放线下平面广告;也有很多平面媒体的销售给我打电话,话术挺顺溜:“那谁那谁和那谁都投了”,我一律答复“他们有钱,我没钱”,就再也没人理我了;不过我倒确实看过很多公司的广告,一般是首先羡慕他们有钱,然后就觉得有钱也不能这么瞎烧啊,就像汪峰唱的“在街上在地铁在电梯中,贴着那无人问津的广告”。 我想了想,还是不说废话,也不扯什么“AIDMA”,直入正题吧: 1、即便是平面广告,也应该知道传播效果;最简单的办法是在不同的媒体采用不同的优惠码,例如用优惠码注册可以得5元优惠券,除非用户根本不愿意注册你,否则没理由不用这个优惠码;优惠码要求便于记忆,最终根据优惠码使用情况来判断效果(如果是电话订购的公司,则一般是使用不同的电话号码) 2、优惠码的方式同时还能促使用户行动; 3、但是,让用户记住你,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楼宇广告估计稍好一些,下了电梯就是公司,中间几分钟,记性好的,还能记着你的网站名称;但是对站台广告等,就比较不容易,这时候,让用户使用手机注册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否则,指望用户记着你的网站,到家或者到公司再上网找你,黄瓜菜都凉了。 4、平面媒体的信息负载有限,一般起着吸引用户注意的作用,能吸引其用户注意很不容易,所以不能浪费;例如对等车的用户来说,如果对团购网站的广告产生兴趣,然后有一个手机网址,他可以在上面看到网站当日的团购,那么用户的行动纪几率一定会提升很多。 5、不同创意的广告效果,也可以通过不同优惠码来判断效果,比如拉手的广告,我个人一直觉得之前大鱼大肉的广告,会比“团购上拉手、拉手上团购”的效果好;但后来的广告也不是没道理,就和脑白金一样,让用户记着拉手两个字,并且和团购对上号。 6、分众模式真的很不错,如果能在分地域投放和投放效率上有效提升,想象空间很大呀。 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方式促使行动、在对投放效果的了解很分析基础上,优化效果。 说来确实很简单,但你们做的真不咋地。 相关话题:电子商务之团购 源地址:http://www.zyzhang.com/?p=1748

产品研究

F-commerce:facebook店铺的三种类型和案例

F-commerce,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此类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了,而国外确实有很多品牌都在facebook上进行了尝试。所谓F-commerce,简单来说,就是通过facebook销售商品。 我自己总结了下f-commerce的定义:企业品牌利用facebook用户基础,通过facebook的社交图谱和社交组件进行,让用户可以与其在facebook上的好友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的社会化电子商务。 F-commerce其实有下面三种基本的类型: 1.Facebook店铺,零售商直接在facebook开设店铺,也就是f-stores; 2.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嵌入facebook的一些功能,如登录、喜欢、开放图谱等; 3.在实体店铺中融入facebook一些特征(如在实体店试衣间中试衣服可以把照片发送到facebook上让朋友评论,还有facebook的团购服务等。 F-stores的三种类型 本文要说是f-commerce中的第一种类型facebook店铺(f-stores)。而这种店铺又有三种。 一种是这是浏览式facebook店铺——在这类facebook店铺上,用户可以看到商品信息,如商品图片、价格等,而不能直接购买。 如best buy的facebook店铺,facebook用户在best buy的facebook店铺上浏览商品信息,查看其他用户对于这些商品的点评和评论,也可以直接询问其facebook的好友商品建议。如果要购买的话,还是会跳转到best buy的主站上去购买。 第二种是粉丝店铺——这类facebook店铺是专为粉丝开设的,品牌的粉丝有专有的特权,如品牌粉丝可以获得购买一些限时的少量商品的特权。 这类如Lady Gaga f-store,还有Nine West f-store,他们在通过facebook店铺给粉丝提供一些专属特权,可以优先买到实体店没上市的商品。 第三种是真正意义上的facebook店铺——用户在上面可以获得和其他电子商务网站相同的体验,用户也可以不用离开facebook就可以购买商品。 这种类型的facebook店铺的例子很多,我想随着f-commerce日渐深入人心,会越来越多的商家会采用这种类型的店铺,让用户不用离开facebook就可以购买到商品,并且可以和其facebook好友进行分享互动。 这类例子如英国最红时尚网店Asos.com,在facebook上开设的facebook店铺非常受用户的欢迎,用户可以不用离开facebook就可以进行下单购买,购物体验就像在电子商务网站上一样。 参考文章:http://socialcommercetoday.com/f-commerce-store-roundup-32-notable-big-brand-facebook-stores-screenshots/ 源地址: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f-stores.html

产品研究

如何对定性人物角色进行定量验证

首先,要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做一个简单的定义: 定性研究是指从小规模的样本量中发现新事物的方法,例如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焦点小组等; 定量研究是用大量的样本来测试和证明某些事情的方法,例如问卷调查、网站流量/日志文件分析等。 然后,为什么在得到定性人物角色后还要进行定量研究呢?目的有以下两个: 1,用大量的样本来验证定性研究中得到的分类变量以及人物角色类型 2,获得定性研究(小规模的样本量)时无法得到的数据,例如各类用户的产品使用情况、人口统计学指标,可以帮助产品方更方便的辨认各类用户,判断各类用户的活跃程度、占比等 那么,我们应该何时进行定量验证呢?视具体情况而定: 1,在定性研究完成之后,何时进行均可; 2,也可以在得到定性人物角色类型后就立即进行定量研究,具体如下图所示: 最后,我们该如何进行定量研究来验证定性人物角色呢?下面将要分享的是问卷调查后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的一般步骤以及一些心得: 第1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 问卷需要测量以下两部分变量: (1)定性研究中得到的分类变量(a,b,c…),用于对分类变量、人物角色类型进行验证。所谓分类变量就是在定性研究中我们用于定义人物角色的关键差异(他们的明确的目标、行为和观点)。我们需要设计观测变量(a1-an,b1-bn, c1-cn…)来对每个分类变量(a,b,c…)进行测量,每个观测变量和一个问卷题目或选项对应。观测变量主要是根据定性研究进行设计的,因此定性研究的研究人员最好参与此过程。 以下以消费者对某公司业务的满意度为例来说明分类变量和观测变量: (2)产品使用情况、人口统计学指标等其他变量,用于获得定性研究(小规模的样本量)时无法得到的数据,也可以用于在分类后对各个类别进行描述。 对于产品使用情况,我们一般都会考虑如下变量:使用年限、登录频率、功能偏好等 对于人口统计学指标,我们一般都会考虑如下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行业、收入等 在此步,产品人员可能会提很多他们关心的产品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有一些问题并不适合在定量验证人物角色时进行调查,例如用户是否会使用快捷键等,就需要和产品人员进行沟通留待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第2步,对变量聚类:对观测变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此步是后面的分析的基础,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些观测变量(a1-an,b1-bn, c1-cn…)能否有效的对分类变量(a,b,c…)进行测量? 解决的方法为:将观测变量(a1-an,b1-bn,c1-cn…)作为聚类变量,对变量进行聚类,若聚类结果得到的变量分类(1,2,3…)和分类变量(a,b,c…)基本一致,也就是说a1-an聚为变量分类1,b1-bn聚为变量分类2,c1-cn聚为变量分类3等,则说明这些观测变量可以用于测量分类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检验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上有着更为严谨、科学的方法,但出于操作上的复杂性以及对产品的实际价值较小,我们仅仅是用对变量进行聚类来检验这些观测变量的有效性。 第3步,对用户聚类:对人物角色进行验证 此步通过回答如下两个问题来对人物角色进行验证: (1)用这些分类变量可以把用户分为几类?得到的分类和人物角色类型是一致的吗?—-解决的方法为:用分类变量对用户进行聚类 (2)这些分类变量中的哪些变量可以有效的区分几类用户?—–解决的方法为:检查不同分类在各分类变量上的差异的显著性 在用分类变量对用户进行聚类时,有两种选择: (1)将观测变量(a1-an,b1-bn,c1-cn…)作为聚类变量,对用户进行聚类 (2)将分类变量(a,b,c…)(需要将观测变量(a1-an,b1-bn,c1-cn…)进行分别加权)作为聚类变量,对用户进行聚类 两种方法都可以通过最后得到的用户分类来验证定性人物角色,不同的是:第1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想要了解不同分类在各观测变量(a1-an,b1-bn,c1-cn…)上的差异的情况;第2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想要了解不同分类在分类变量(a,b,c…)上的差异的情况 解释一下,此处所说的“对用户聚类”和上一步的“对变量聚类”的差异在于聚类的对象不同,“对用户聚类”是通过分类变量将用户细分为几类,聚类的对象是用户;“对变量聚类”是将分类变量聚为几类,聚类的对象是变量。 在分析所得到的用户分类时,可能会发现一些和定性研究的结论不一样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得到先前定性研究中没有的人物角色类型。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因为在定性研究的用户招募时很容易招到那些使用产品程度较深、对产品十分忠诚的用户,导致我们可能会忽略某些类型的用户,例如使用产品程度较浅、动机不强的用户。此类用户对于产品来说一般是较不重要的用户,在报告中加以说明即可; (2)没有得到先前定性研究中的某个人物角色类型。这可能是问卷样本有偏或者在用户群体中该类用户数量过少导致的,应该根据这类用户对产品的重要性来进行取舍; (3)先前定性研究中的某个人物角色类型需要分拆为几类。如果在定量验证中发现分拆后的几类用户确实在分类变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产品来说是属于几类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则需要分拆为几类用户。 总之,是否需要增删某类用户,都是根据该类用户对产品的重要性来决定的。对产品是否重要则可以综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和产品人员进行讨论后进行判断。 第4步,对各类用户进行描述 在进行2、3步骤之后,就已经完成了对定性人物角色的验证,然后就可以用人口统计学、产品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几类用户进行描述。在确保问卷样本无偏的情况下,此步骤可以回答我们的如下一些问题: (1)哪类用户在用户中占比最高?—-解决的方法为:计算各类用户的人数比例 (2)如何从人口统计学指标来对几类用户进行辨认?—-解决的方法为:对各类用户的人口属性进行描述,计算各类用户在人口统计学指标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3)如何判断哪类用户是我们的活跃用户?—-解决的方法为:计算各类用户的产品或重要功能的使用频率 (4)如何判断哪类用户是我们的重要用户?—-解决的方法为:分析各类用户的功能使用情况或功能需求后,结合定性研究并与产品人员沟通后进行判断 。。。。。。 这些问题可能是在做定性研究时产品人员就在强调的一些需求,而定量研究可以用大量的数据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PS:一个误解: 和产品人员沟通人物角色报告时,产品人员对于人物角色经常会有如下的误解: 是否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应到某一个人物角色?我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类,是不是大家都是混合型用户? 实际上,虽然是通过对用户分类来验证定性人物角色,但人物角色并不能和真实的用户完全对应。因为人物角色只是一个原型,某类人物角色具有一群真实用户中某些共同的行为模式,而某个真实用户可能同时具有某几类人物角色所代表的行为模式。 源地址:http://uedc.163.com/4876.html

产品研究

基于电视平台的应用设计探析

    微软的XBox 360 kinect自从发布以来,掀起体感交互的热潮。业内不少人开始研究体感交互的各种可能性和拓展性。我正好在联想做一个类似的项目,下面将在这个项目两年多的收获略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一、电视平台的特点 电视机尺寸大,最高支持到1920×1080 操作距离远,一般来说人与电视机的距离在2~3米 位置固定,一般在家庭的客厅中,属于半公共空间 用户一般不会在电视机上进行复杂和费时的操作,例如文档处理、收发邮件等。 用户主要进行休闲娱乐(电视节目、易于操控的游戏等)和信息查看(天气、股票等)。 二、应用的风格分类 用户很少会在电视机上使用高效应用(对于高效应用的定义,请参见我博客中的“基于移动设备的应用设计”)。基于电视平台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工具类应用:很少需要用户输入的简单任务。用户使用工具类应用来查看快速统计信息或针对有限的对象执行简单的任务。 “天气”、“股票查询”等应用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类应用。 工具类应用在视觉上是吸引人的,但其视觉效果不应喧宾夺主,不能掩盖需要重点体现的信息。 用户使用工具类应用来检查某件事情的状态或者用以查询,因此他们希望快速和容易的定位于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基于电视屏幕的特点,界面应该设计的简洁、功能相对集中。不应该在一个应用中提供多个复杂的功能——因为对于复杂应用来说,PC平台更合适。                             图一:联想eBox上的天气 在进行eBox平台的工具类应用设计时,你需要观察用户是如何使用此类应用的,然后将应用的任务分解为多个易于完成的子任务,然后基于这些子任务,有选择的设计你的应用。 工具类应用可能需要支持经常性的更改设置或变更信息源,因此他们经常会在主界面的功能条上提供这些设置。 工具类应用,一般以平整的列表形式组织。用户通常不需要层级查看。一种典型的方式是,每一个视图提供同样的数据组织和层级深度。 另外,在工具类应用中,尽量使用GUI提供的控件,在视觉风格上也要尽量与GUI统一。 沉浸式应用:内容相关用户体验、丰富视觉环境、丰富交互环境的应用。游戏就是一种典型的沉浸式应用。                                      图二:联想eBox上的游戏 电视平台的沉浸式应用尽量避免展示大量的文本信息、避免进行复杂的设置。大量的文本信息、复杂的设置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沉浸式应用倾向于使用自定义的用户界面而非设备的用户界面,以加强用户在产品使用中的参与感。用户探索和发现的行为是沉浸式应用体验的一部分,因此使用非标准控件是恰当的。 沉浸式应用通常以游戏、故事等形式展示。基于这个原因,沉浸式应用通常采用自定义导航的方法,以替代在工具类应用中标准的、数据驱动型的方法。 沉浸式应用的用户体验模型由应用的体验决定。 三、PC应用的移植 基于电视平台的应用,在用户习惯上和PC有很大的不同,在用户体验上用户也会有不同的期望。 电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平台,人群的年龄跨度非常大。这意味着我们要设计非常简单、易于使用的应用。 备注:如果你的PC版本应用提供了复杂的任务或一系列任务,你需要检查人们如何使用他们,以了解如何把任务拆解为一系列易于完成的子任务,然后有选择的进行设计。  在应用设计上,采用80-20法则。谨慎决定是否引入那些虽然强大,但是只有少部分用户使用的功能。应该更关注那些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的功能——因为,PC可能拥有更好的环境来提供这些功能。 四、PC应用移植案例:天气应用 在PC平台,可以在一个窗口中将大多数功能都展示在一起。因为基于键鼠的操作方式精确、人与屏幕的距离近、鼠标可以在屏幕上进行跨越点击——这是PC的特点决定的。 但是在电视平台上的应用,在某些方面与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更加类似:人们需要简洁的天气应用,他们想快速的访问核心功能。 图四:PC上的天气应用 所以,你需要对用户界面进行精简,使界面显得整洁并易于使用。另外,你还需要精简菜单结构,将菜单的结构和层级简化,使用户打开应用后,马上就能够进行所期望的操作。 图五为天气应用的主要界面。天气应用,主要包含两部分:查看特定城市的天气、对城市列表进行删除和增加操作。 在设计时,将任务分解为三部分:查看城市天气、添加城市、删除城市。 其中,天气展示为主要界面。而添加和删除城市只在特定状态(添加和删除城市)下存在。在设计时,我们将添加城市和删除城市设计成为配置性的ICON,放在下方的半圆形功能条上。 此种方法,简单、直观,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经过采样测试,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够很方便的进行使用。 图五:联想eBox上的天气    附:优秀用户界面的原则 隐喻:尽可能基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和动作来作为你的应用中的对象和动作的模型。这有助于用户快速理解和使用你的应用。 备注:除非你选择的隐喻是公认的,否则,使用标准的控件和动作,比仅仅为了适应你的应用的用户界面而对现实世界的物体和动作进行扩展更好。 设计习惯用法:在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找到恰当的隐喻,例如进程、内存地址等。这种情况,勉强使用不恰当的隐喻,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困惑。所以,设计一个简单的习惯用法,更加合适——足够简单和直观的习惯用法,并不比隐喻更难理解和使用。 直接操控性:这意味着需要让用户感觉他们正在控制一些有形,而非抽象的东西。遵循直接操控原则的好处是,用户更容易理解他们动作所引起的结果。 当用户在操作对象时,保持对象的可见性 用户操控的结果需要立即反馈 少输入多选择: 程序比人更擅长记忆选项列表、命令、数据等信息。 [...]

产品研究

主动消费和被动消费

以下是我最近半年来所思所想,由于工作原因所说的话只能停留在“道”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际案例,内容较“虚”。如果您想看到具体的实在的操作层面内容,请止步。 1、名词 所谓“主动消费”,春天到了我需要买双不是那么厚的鞋子;所谓“被动消费”,虽然春天到了但我有几双不是那么厚的鞋子穿,不那么需要再买一双。因为别人说某个鞋子不错、看到某个地方在打折、看到某个鞋子很不错、… 我又买了几双不是那么厚的鞋子。 所谓“富裕”,我跟王建硕看法有些类似:看看你被动消费了多少东西,就知道你有多富裕了。(建硕说:富裕,就是家里的闲置物品越来越多。) 2、主动消费 基本上,Google的商业模式是针对于主动消费的,我需要买双鞋子了,去Google提交个关键词,它告诉我乐淘网有得卖;Facebook的商业模式是针对于被动消费的,我没打算买双鞋子,看到有个我信任的人说他在乐淘上买了双鞋子不错,我就随手去买了。在Google上做广告,那是抢竞争对手的生意,主动消费的广告对于整体的GMV没有太大帮助;在Facebook上打广告,那是创造订单,被动消费的广告可以促进整体GMV的增长。 其实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也是主动消费,当他们的在网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没有完全树立的时候,他们需要靠搜索引擎将主动消费的用户给引导过来。而且他们同行之间还要互相抢主动消费的市场。所以,Amazon、ebay需要在Google上投放大量的广告,只要Google没有自己去做他们的事情,他们还会继续这么干。 可是百度却没有忍住,自己做了“有啊”叫板淘宝,彼时淘宝又在中国绝对的一家独大,于是淘宝封了百度。在这之后网民线上主动消费的入口产生了变化,然后百度的电商市场逐渐萎靡。慢慢的,淘宝之外的电商成长起来,他们在抢食百度上残剩的主动消费用户,于是百度的电商又好了些。一些似乎都这么的顺理成章 … 相比被动消费来看,主动消费的市场其实挺简单:入口,入口,还是入口。砸钱吧,抢流量吧,花的时候做好数据监测聪明点就行。 3、被动消费 是的,从用户的直接行为来看,被动消费似乎对主动消费的影响不大。因为:没有人想要买双鞋子的时候,会去Facebook上找。 事实不然!虽然我没有打算买鞋子,昨天因为团购促销我顺手买了一双,今天因为有人在校内上谈论某双鞋子不错我又买了,后天因为有人送来乐淘网的购物券我又买了… 最后,未来几个月我根本不会再需要主动购买鞋子;长此以往,我永远都不需要主动购买鞋子。 这不是臆想,这是真实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正在逐渐蔓延,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主流。当80、90后成为社会的消费主体,他们的生活逐渐“富裕”,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这里面包括大量刺激他们被动消费的信息。然后,他们又具备了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和传播意愿,这些信息继续蔓延到他们身边那些“富裕”的人。。。他们的被动消费行为将越来越多,逐渐侵蚀了主动消费的行为,成为主流。 电子商务才刚刚开始,输掉了增量市场就最终会输掉全部,没有争取到被动消费的市场全部都会没掉。 4、社会化商务 促进被动消费的行为有很多很多,这些行为也在不断的变形,比如:价格刺激、口碑传播、品味等噱头、饥饿营销、恐惧营销… 派消费券、返利、返现、大促属于价格刺激;社区上的分享和评论属于口碑传播;xx设计版、xx纪念版属于品味噱头;xx限量属于饥饿营销;前两天中国人民疯狂抢盐,属于恐惧营销… 他们都在刺激被动消费的增长。 类groupon的团购,无论多少家团购网站,无论团购导航和团购搜索如何完善,它的主体还是被动消费。它综合了价格刺激、社区传播、饥饿营销,于是它很好的拉动了被动消费的市场,在我看来这是它快速崛起的根源所在。 不过更让人看好的应该还是:社区化的商务。社区在越来越走入人们的生活,它具备传播所有被动消费元素的能力,特别是口碑。 但,它一定不是水军的狂轰乱炸。至今为止我真的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社区化商务案例… 虽然我们已经谈论了七八年。也许是我们对社区的理解还不够,也是我们的直接目的太强,也许是社区还没有成长大那个时候。但这不妨碍它最被看好。 电商平台平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于是他们都想社区化。社区网站意识到了这个现象的存在,于是他们想进入电子商务。这是趋势,在所有的社区里已经暗流涌动,奔腾不息。 大伙都在想法设法靠被动消费来拉动更大的增长。虽然用户的行为早已开始,但社区化商务的产品和商业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大家都需要摔更多的跟头、做更多的尝试,一次次爬起来才能看到前面的太阳。 比如,我不看好极度垂直的消费社区(例如那些只有购物分享的网站)。因为:社区本身一定是饱满的多元的,没有人需要经常呆在一个除了卖东西还是卖东西的地方,再牛的商场都得搞点吃喝拉撒玩的东西。那些经常呆在这种网站上的购物狂,完全可以视他们为主动消费人群,因为他们除了买东西还是买东西。这类人群即使垂直的消费社区做起来了,也会迅速被电商网站给秒杀掉,主动消费根本就不是社区的菜。 比如,我不看好凡客达人。获利目的性过于直接过于强的社区行为,是不会被欢迎的。想想,凡客达人在凡客搭配装修自己的店铺,然后天天出去社区上叫卖,你会不拉黑他吗?不叫卖,他还怎么分那十个亿。当然,从公关和造势的角度来看,陈年又赢了,找了一堆炮灰替凡客满世界的广告和叫卖… 我更不看好现有的社区直接介入零售。因为你干不了这活。 好吧,点到即止。 … – PS,广告:支付宝微客只是我们在社会化商务之路上的第一块砖头,希望可以引发更多同行的想象力,大家一起来做类似的事情,我们给你提供支付、会员管理的支持,如果你们做好了我们就退回来只做支付。也欢迎更多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团队。(baiya#alipay.com) 源地址:http://uicom.net/blog/?p=902

产品研究

Instagram的变异

周末打算写手机拍照社交,为查资料,仔细看了看Instagram(最近两个月我的活跃度明显降低),大吃一惊,和年初我还活跃那阵子相比变化极大,之前的论点几乎全被推翻。 我之前的论点是这样的:手机拍照社交产品存在两个天然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信息”,即通过手机拍照传递出去的信息。在传统渠道里,常见情形是摸出手机给朋友看,边看边讲,这是我家猫猫狗狗的相片,这是我去xxx玩的时候拍的相片——信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传递。否则就算你愿意把手机丢给别人看,他也看不下去几分钟。相片中附带的信息是很少很少的,佐以注释才能让对方理解拍摄情景。 第二个瓶颈是“主题”,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缺乏拍照的主题,更缺乏足以拍下来和他人分享的主题。就我对163相册的观察,最大的原创类目是家庭生活照,亲友聚会照,旅游留念照,前者不宜公开,后者频度低下。所谓生活随拍,对于大部分人来其实无处可拍,无事可拍,即便随手拍下来也不值一看,既没有内容更缺乏美感。 基于这两点,我的动态里大部分相片是没有注释的,有的话也寥寥数语(为每张相片写注释确实很烦);同时好看的生活随拍少之又少——并不是没有,而是比例小频度低。大部分真实好友的相片又难看又无聊。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的手机拍照无法支撑动态流动与浏览价值。Instagram的中坚用户不是生活随拍爱好者,而是典型的摄影爱好者;热门相片不是生活随拍,而是单反摄影。活跃用户以浏览快速流动的精美摄影作品为主,羼杂着看些真实好友的烂片子,如同主菜与配菜。 但似乎我已经被掷入故纸堆之中。 在过去,Instagram的热门精选页几乎全是单反作品,周末连刷数十次,纯正的摄影作品比例不超过1/4,大部分为低质量的生活随拍。瞠目总结如下: 1、生活中随手拍照,随手分享的行为,正在快速成长,几乎充满了Instagram。反倒是过去的单反作品成为非主流。 2、随手拍照的质量基本无提升,信息注释也很少,和以前一样,大部分又难看又无聊。 3、拥有较多关注者(500人以上)的用户,不论相片质量多差,赞与评论数都相当高。再烂的相片也可能获得几十上百的互动数。他们占据了热门精选页的1/2强。 4、不论专业优质相片还是劣质生活随拍,评论内容同样口水,交流质量之低与过去毫无二致。 5、我曾经关注的,大约50名活跃的摄影爱好者,活跃度有明显下降,大半已经消失。 6、热门精选页里,大多数发图用户为年轻女性。 简单来说,Instagram正在从初期的移动版Flickr,慢慢转向相片版Twitter,甚至带一点点51的气质。生活随拍的空洞与劣质不再成为障碍,用户乐此不疲,很明显受到了各种关系链(尤其是真实关系)的影响。从最近几次版本更新来看,找不到用户群突变的产品驱动力,似乎属于社区自然演变。Instagram正在转变为普通用户的关系圈,但这种关系怎样形成,怎样维系,怎样突破那两个天然瓶颈,我还没找到头绪。其活跃用户从追捧初期的摄影爱好者,转为追捧和自己一样的,乐于拍照并分享的生活随拍者;从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转为追求特定人群的圈子认同感。社区更年轻化,更水,也更活跃(持久度还待观察)。 由于我并不属于新社区,目前还无法理解它的演变过程。摄影爱好者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太大恶化,粉丝更多,但被稀释为少数民族,也失去了热门精选页这个营造摄影气场的阵地,以至于找到彼此变得相当困难。最近一次升级中,Instagram在消息页新增“关注好友的互动提醒”功能,帮助日趋庞大与成分复杂的用户群发现同好。 看上去摄影作为最初的用户导入手段,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曾经认为国内的摄影水平与国外差距太大,以至于不适合照搬Instagram。党在60年内,成功地将中国人的审美水平拉低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包括文字的审美、视觉的审美、仪式的审美、道德的审美。举国性的审美低能使国内摄影作品普遍缺乏感染力,多为小众自娱自乐。这也是我一直不看好山寨版Instagram的原因。但在市场动态刷新后,是否能理解和迎合新生代的生活随拍爱好者,就成为了一个新的契机。 不论走摄影路线,还是随拍路线,关键点都在于怎样定义自己的优质用户与优质内容。怎样拉拢优质用户,怎样突出优质内容,这些都由运营手段来决定。假如在Instagram基础上做一点简单的本地化调整,然后把产品往外一推,等着它自己发芽开花,则过于粗放。还需要运营来精耕田地。 最后讲一点Path,在我看来,它更接近手机拍照社交的用户模型。Instagram的用户行为类似于对陌生人的展示,而不是纯正的社交情景。当你的关注者中,陌生人(或关系疏远的人)超过一定比例,比如30%,则会自动切换到展示情景,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展示情景下的生活随拍属于“公开自我表达”的范畴,与传统手机拍照的“记录生活一角”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如果希望进入纯正的社交情景,尤其通过增强相片私隐性来带动更活跃、更亲密的社交氛围,则必须对用户关系进行提纯。“限制人数”是目前正在验证、并寄予厚望的关系提纯法,所以Google打算花1亿美金收购Path!但Path创始人拒绝了!有人认为他疯了!我却佩服得很。手机拍照极易触及生活隐私,也恰恰是这种私隐性赋予了社交行为特殊的活力。引导用户信任Path,建立全新的网络社交习惯,是万万急不来的。Path创始人多次强调这是一款“慢产品”——触及隐私的信任感最难,最慢,得耐心培育社群关系与用户认知。失去控制权就有可能打乱节奏,前功尽弃。 不过,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绝无耐心去养成一款慢产品,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更不足以支撑亲密关系网的形成。还是忘掉Path吧,多看看85后都在用智能手机做什么,拍什么。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他们的。美少女永远代表了最强大的生产力!(观Instagram热门精选页自拍女生数量猛增有感) 与此同时,如果由于整体氛围的水化,以及长期以来极低的交流质量,导致Instagram摄影型用户的流失(我订阅的摄影类动态以前一天翻4-5页,现在一天只翻1-2页)。这又带来了新的机遇,不知Flickr能不能一把抓住。 相关话题:图片分享应用 源地址: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122111929302

产品研究

从微团看新浪微博平台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浪微博平台化 新浪微博目前在国内的微博类服务中应该是走在前列的,发展到这个阶段相信新浪微博也在考虑未来如何去进行其平台化之路,而其目前也在进行着多种尝试! 最近新浪微博推出了两款基于新浪微博的产品,一是微领地(vld.sina.cn),一是微团(tuan.t.sina.com.cn)。个人认为就这两个基于新浪微博的应用而言,微团的价值会更大,LBS服务可能是一个需要有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有收获的服务,LBS服务更偏线下,需要的时间成本也会更高,甚至我觉得LBS和团购的相似度更高(都需要很强的线下营销能力)。 Facebook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平台,在其上面成就了像Zynga这样的公司。游戏应该说是成为了Facebook最好的选择,对于Facebook而言,双向关系最合适的可能就是游戏。对于新浪微博其实也需要能够成就一个基于其能够成长为至少几十亿美金的公司,相对于Zynga之于Facebook,对于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而言,什么样的模式何其契合度是最高呢?个人认为是电子商务! 二、现有的基于微博的应用 目前基于新浪微博的第三方应用很多,我这里列举几个将来有可能做大的方向:招聘,二手交易,营销等等 微伯乐是基于新浪微博的招聘信息搜索与聚合平台,微博乐则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将微博上的招聘求职信息汇总到一个站点,并且对招聘求职信息按照职位,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如果能够对于求职需求进一步深入挖掘,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平台。(Via) http://tbole.com/ 微跳蚤是微博一款基于新浪微博的第三方应用,其本质是一款依托于新浪微博的二手交易物品的应用,为微博用户提供发布、查询、评价信息的服务。(Via) http://tiaozao.sinaapp.com/ 有一点网就是一个基于微博的营销平台。社会化营销目前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营销的渠道,在硬广价格不断提高的时候,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社会化的服务来进行营销。而微博的出现也使得个人都成为一个媒体,可以来影响自己的的粉丝们。这样的一个平台出现应该说也是一种必然。(Via) http://www.youyidian.com/ 其实从上面三款应用来看,新浪微博其实是作为一个营销的平台和招聘或者二手物品交易相结合,为什么说新浪微博是一个好的营销平台呢,因为其是一个社会化的平台,通过和其整合可以方便的实现社会化营销!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需要的就是一个营销的平台,并且电子商务只要有合适的营销平台,就能产生大量的收益,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新浪微博+电子商务是最好的选择! 三、新浪微博+电子商务 新浪微博的最近战略入股麦考林我觉得应该是在新浪微博和电子商务的整合在做布局。而这次的微团应该是微博和电子商务整合的一次尝试。为何选择团购导航来作为切入点,因为团购导航其实更多的需要的社会化的营销渠道,这个正是新浪微博强大的地方,通过关系圈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新浪微博本质上还是一个传播的平台,他能为电子商务提供的就两样东西,一是用户(关系),二是基于关系的传播(营销),另外新浪微博很想介入的应该就是基于新浪微博的支付,信息流,传播和支付流,这样一种方式也是具备一个很强悍的可以喝线下电子商务(包括线下服务)的对接平台,实现广义上的O2O模式! 源地址:http://www.web20share.com/2011/03/sina-weibo-trends.html

产品研究

显性内容决定论·续

2008年的四季度,我在“组图展区模式”发布的5个月后,发现空间社区可能是做摄影社区最好的方式。那会儿摄影空间已经做了一小半,实现了动态系统——在当时还是个时髦玩意儿,现在早已经烂大街了。两年后,是的,整整两年后,我终于凑齐了足以启动空间社区项目的资源与政策支持,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 设计开发还算顺利,空间测试版于元旦后发布。之前的展区模式只要维护好“拍得好”区前几页的品质就可以了,但在摄影空间发布后,新增了按拍摄器材浏览,按拍摄城市浏览的多维度,而高级拍客栏目与好友推荐系统的上线,也触发了过去几年的运营漏洞,不合格的高级用户与拍得好作品不断暴露出来。按照显性内容决定论,此乃大忌。 因此从2月到4月,运营组开始执行大扫除计划,复查的用户和作品均超过5位数。依靠反复优化的高效率后台与舍身一搏的运营同事,扫除进度尚在控制之内。再加上排序算法的调整,基本可以保证大量的好图、好用户浮在水面之上,坏的那部分则沉到底下去。同时众多有特色的1.0栏目也起到了塑造气质的作用,留下别致的第一印象。 但这些都是不够的。 在过去,我认为缺乏个人空间是无法形成社区的最大原因,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以空间作为全力以赴的突破口。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摄影用户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依托它来进行作品展示,发展社交关系;而优质显性内容也确实有良性的引导作用。但散发出感染力的不仅仅是内容,也不仅仅是创造优质内容的用户。 我还疏忽了互动环节。 对于综合性的大平台,大家都知道,优势是用户资源丰富,缺点则是用户构成复杂,无法进行精准推广。对于垂直社区来说,不推不可能,无法借力于母体的产品没有存在价值;一推又乱套,什么人都带进来了。一个摄影用户说,我的人像作品发在XXX,人家还有可能讨论布光技巧,服装造型,可发在你们这里,评论很多是“大奶,我稀饭!”一点基本的共鸣都找不到。虽然因为浏览数较高的诱惑,我还是会发作品过来,但发完就走,没有半分留恋,也从不留神去看那些评论。 类似行为在我们的用户中相当普遍,带来恶性循环。一旦有靠谱的新用户进来,发现不少佳作,诚恳地留言评论,可这留言混杂在几十条垃圾评论里,如此不起眼,以至于作者难以发现,无法结交。当这位靠谱新用户尝试着发一组图后,很快发现评论全不靠谱,心里失望,觉得不被理解,情不自禁地把这里当作了发图和看图的展区,而非社区,既不关心留言评论的人,也不关心关注自己的人——反正10个里边9个是没作品的浏览型用户,压根气味不投。即便推出了个人空间,我也无法扭转这一心态,于是社区关系一直难以建立起来。 唯一愿意产生社交行为的用户,以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居多。门户在他们眼里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既不知道别的同类产品,也没有好奇心去适应别处的新应用,对社区的要求低,耐心好,有人夸自己就行。可过重的暮气对于摄影社区并无益处。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两枚大道理:第一,社区是急不来的,只能慢慢养,大规模推广对社区基本起不到正面效果。第二,做社区最重要的事情是人靠谱,尤其是靠谱的人占到大多数,让用户产生社群认同感,愿意跟别人互动,愿意重视别人跟自己的互动。非目标用户占比超过30%则举步维艰。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平台在做垂直社区方面有着天然缺陷。不推就死,一推就乱,拔苗助长饮鸩止渴。即便靠强大的运营控制好显性内容,也无法处理互动环节——你总不能禁止普通用户评论吧!事实上,四大门户确实没一个成功运营过垂直社区。网易和新浪论坛在2002年之前红极一时,那是那时泡论坛的网民平均素质高,随着新闻给整个门户带来的流量猛增,这两家的论坛也就快速水化与退化了。再往后,情况比水化还可怕,推广导入用户的行为连灌水都算不上,就是排泄,大量地排泄。 我曾经短暂地接手过论坛运营,研究了一下人气尚可的女性论坛,很是绝望。在最热门的女性情感版面里,10张回帖4张来自淫贱的男性用户。即便把推广范围从门户首页收缩到女人频道首页,依然无法避开这批孙子——他们就爱逛女人频道,就爱跑去情感话题里哗众取宠。 有人说,是高管在1.0时代的不重视,导致门户垂直论坛没落。其实不然。只要用户质量能维持在2000-2002年那个水平(虽然绝无可能),就算门户啥都不做,论坛也能繁荣地自运行起来,反倒是“重视论坛”带来的推广使论坛乌烟瘴气。比不关心不投入更具杀伤力的武器,其实是大流量页面(门户首页-频道首页)的推广位。同样的低端用户,你让他去爱卡、虎扑、豆瓣发言,一过去立刻觉得气场不合,注册新账户并重新建立访问习惯绝非易事,但他去日常浏览的大平台逛逛则顺溜之极。故而低端用户密集的网站做垂直社区无比艰难,母体的用户基因决定了子社区基因。独立社区虽然起步较慢,人家每一步都走得踏实,骚扰性的用户少,目标受众集中,容易积累下来社群关系、社区文化这些高含金量的沉淀物。这时“没背景”反而成了竞争优势,逼着你踏踏实实,不用茅招,逼着你循序渐进修炼正派武功。 因此,即便个人空间被设计得再好,只要身在大平台,就没法仅仅通过它来构建摄影社区。做好显性内容管理与空间设计,把用户拉进来不难,但无法抑制的低质量互动导致社群认同感低下,无法基于互动来产生关系链与氛围,最终还是发完图就走人的展区,难以进化到以关系与互动为地基的社区。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类并发症,即用户的“顶/赞/推荐/支持/喜欢”等行为基于大众审美,而不是摄影审美(比如说美女人像的支持度远高于专业肖像),以至于无法通过社会化推荐系统来筛选作品。不得不长期依赖运营人工审核。此时既不可能干掉几十万浏览型的低端用户,也做不到精准导入大量的目标受众…… 春节后,我提出了两个解决思路,第一是将“展示效果”的优势领域加强到遥遥领先的地步,而不急于修补落后太多的互动短板,取田忌赛马之略。第二是用特殊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提纯与聚合。这两条路径指向了同一个系统,有抄袭,有组合,有创新。于是个人空间加强版推迟上线,全力投入新系统的设计开发。我把这仗当作是在大平台做垂直社区的背水一战,上半年即有回音。 源地址: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121682422445

第 1 页,共 34 页12345102030...最旧 »